“調結構”,這個頻頻出現在各大產業振興規劃中的詞匯,如今再一次成為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的主題。
據了解,正在制定中的“十二五”能源規劃將分為“兩級三類”。其中,“兩級”是指國家和省兩級,“三類”是指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和重點區域規劃。而煤、電、石油、可再生能源、能源科技裝備等將納入“十二五”規劃中的專項規劃。
早在今年4月份國家能源局舉行的一季度能源經濟形勢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司長周喜安就向媒體闡述了“十二五”能源規劃的初步輪廓,即:第一,加快核電建設,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發展煤炭的清潔利用產業;第二,加強傳統能源的產業,保證建設大型能源基地,努力發展煤電大型能源企業;第三,提高能源綜合安全保障機制,統籌國內外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加強能源布局和平衡的協調銜接;第四,強化科技創新,推進能源綜合開發利用,健全資源開發的合理機制和生態修復的機制;第五,改善城鄉居民的用電條件,加強廣大農村地區的建設。
基于以上幾點,結合近期參加的各類關于“十二五”能源規劃的各類會議,中國證券報記者獲得的信息是,優化能源結構將成為“十二五”能源規劃中的一條主線。
優化能源結構分為兩方面:一方面,大力推進傳統能源清潔利用,發展高附加值能源產業;另一方面,繼續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優化能源產業組織結構,提高能源效率。
具體說來,在電力行業,大力發展核電、風電、光伏、生物質發電等清潔電源,并積極推廣熱電聯產、分布式能源等節能技術,降低單位發電能耗以及污染物排放。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盡管水電在清潔電源中所占的比例較大,但由于移民、生態等問題,能否在未來的“十二五”能源規劃中仍舊列入“積極”發展的一類,還有待觀察。
在煤炭行業,“十二五”期間將繼續做好近兩年大力推進的煤礦整合與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實現一個礦區一個開發主體,并較終形成少數幾大煤炭集團主導全國范圍內煤炭資源開發的局面,這將成為煤炭行業結構調整的主要形式。
石油石化行業的結構調整主要基于兩點,一是國際合作與競爭的加劇要求中國的石油石化行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形成核心競爭力,到國際市場上獲取更多資源;二是目前國內石化行業已經由數量短缺變為質量短缺,低附加值石化產品過剩,高附加值石化產品缺乏,因此結構調整也屬必然。
與“十一五”能源規劃“加大生產、節約優先,立足國內”的國家能源戰略相比,我們不難發現,“十二五”能源規劃的總體思路已經發生了轉變,盡管依然強調節約優先和立足國內,但同時也強調優化結構和國際合作。
之所以有這樣的轉變,主要是受國際、國內兩方面大環境的影響。在國際上,氣候變化日益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中國的能耗與排放已經躍居世界前列,受到各方的壓力越來越大。而在國內,整個“十一五”期間,盡管國家在優化能源結構方面決心很大,但中國單位GDP的能源消耗的減少,依然任重道遠。有關資源價格方面的改革進展緩慢,廠網分開已經基本實現,但輸配分離依然遙遙無期,而這些,都是優化能源結構上的根本之舉?梢哉f,距離一個多元化的、開放的、競爭有序的現代能源市場,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有鑒于此,理解“優化能源結構”這個“十二五”能源規劃的題中大義,就不僅僅只從優化能源產業結構的層面去思考,它所指的,還有進一步優化能源體制結構的深層意義。
|